• 电话:010-82610632
    电子邮箱:chips1@casipm.ac.cn

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
    宋河发 万劲波 任中保
    2010, 6(9):7-14. DOI: 10.11842/chips.2010.09.001
    [摘要](2447) [HTML](0) [PDF 2.21 M](1248) [Cited by](5)
    摘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基于新兴技术,技术含量高,出现时间短且发展速度快,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具有较大溢出作用,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支撑作用,最终会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业态形式。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掌握不足,有可能面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和低碳两个方面的挑战。本文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特征、产业选择原则与范围,并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  从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历史看精准脱贫 模式
    段子渊 段瑞
    2017, 13(6):407-411. DOI: 10.11842/chips.2017.06.001
    [摘要](1103)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5)
    摘要:
    进入十三五,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局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实践者,30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提出了“异地搬迁扶贫”、“异地股份制扶贫”、“技术引进扶贫”和“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等模式。本文在总结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多种现阶段精准脱贫的创新模式。
    3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现状、问题与对策
    宋 敏 刘丽军
    2012, 8(7):31-35. DOI: 10.11842/chips.2012.07.005
    [摘要](1517) [HTML](0) [PDF 1.86 M](2229) [Cited by](3)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迅速,制度建设趋于完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转化应用不断深化,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管理水平日渐提高,但还面临着知识产权总体质量不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力不足、知识产权产业化渠道不畅以及来自跨国公司的强势竞争等问题。因此,我国需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广泛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运用:一方面需要建立农业公共投资知识产权的权属制度,强化政府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成果配置和转化运用的调控职能;另一方面应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实现农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双轮合力驱动。
    4  美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概况
    杨国梁
    2011, 7(9):87-93. DOI: 10.11842/chips.2011.09.015
    [摘要](6998) [HTML](0) [PDF 2.64 M](4328) [Cited by](3)
    摘要:
    通过对美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研究发现,美国拥有健全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该体系营造了创新的政策环境,对研发成果的归属、专利授权、专利权使用费的分配方式、技术转让机构的设立、技术转让的激励措施等都做了系统的规范,有效地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其经验有借鉴意义。
    5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
    李寒冰 柳岸
    2017, 13(10):773-778. DOI: 10.11842/chips.2017.10.005
    [摘要](1218) [HTML](0) [PDF 1.35 M](965) [Cited by](3)
    摘要: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动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分析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指标;提出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建议。
    6  对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思考
    路晓非 万君康
    2007, 0(2).
    [摘要](140)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
    摘要:
    7  加快微灌技术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康跃虎
    2012, 8(1):31-39. DOI: 10.11842/chips.2012.01.004
    [摘要](1269) [HTML](0) [PDF 0.00 Byte](1055) [Cited by](2)
    摘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微灌(滴灌、微喷灌、涌泉灌)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的农业特点,根据微灌技术推广应用的亲身实践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加快微灌技术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国家要加大科技投资,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微灌技术,并加大示范区建设以推广较为成熟的示范模式;(2)政府要加强引导,必要时通过政府行为,促进专门人员或组织进行统一灌溉、公司或个人对土地进行统一种植,为微灌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创造条件;(3)强化设计和施工管理以确保工程合格,建立有效的工程后期管护机制并配套齐全灌溉管理技术使工程发挥应有作用,提高微灌工程的经济效益,确保农民的增收,充分调动农民使用微灌技术的积极性;(4)建立有效的技术服务体系。
    8  面向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平台解决方案
    黄哲学 陈小军 李俊杰 王 强
    2014, 10(1):52-59. DOI: 10.11842/chips.2014.01.009
    [摘要](2162) [HTML](0) [PDF 2.79 M](6508) [Cited by](2)
    摘要:
    本文针对日益增长的大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的应用需求,提出基于数据中心和互联网、面向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平台解决方案,为开展大数据分析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首先对国内外大数据技术的产业现状进行回顾,然后给出基于数据中 心和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拓扑架构,讨论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最后阐述该平台系统的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9  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制度评析
    肖尤丹
    2012, 8(7):42-48. DOI: 10.11842/chips.2012.07.007
    [摘要](1426) [HTML](0) [PDF 2.06 M](1046) [Cited by](2)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制度的建立为对象,研究建立知识产权专员制度的基本思路和知识产权专员发展的现状,结合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对知识产权专员与科研项目结合的机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就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专员制度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10  地球遥感信息变化应用云平台的现状与展望
    王晋年
    2016, 12(5):644-646. DOI: 10.11842/chips.2016.05.020
    [摘要](1151) [HTML](0) [PDF 2.13 M](1367) [Cited by](2)
    摘要:
    本文对地球遥感信息变化应用云平台的发展背景从政策、市场等多个方面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地球遥感信息的应用方向作出了系统的总结,描述了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遥感集市整合行业力量,形成了时刻洞察地球变化的应用云平台的重要成果,最后对地球遥感信息变化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11  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评估研究
    郑海军 张松涛 关忠诚
    2015, 11(4):428-433. DOI: 10.11842/chips.2015.04.002
    [摘要](1811) [HTML](0) [PDF 2.27 M](1429) [Cited by](2)
    摘要:
    信息化是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近几年来中科院研究所信息化评估的问题,本文在国家、行业和企业等信息化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评估的逻辑模型。同时针对国立科研机构的组织特征和信息化特点,提出了国立科研机构院所两级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其中,院级评估以准确定位信息化水平为导向,所级评估以管理效率提升为导向。院、所两级的评估体系解决了国立科研机构信息化宏观定位和微观管理问题。
    12  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
    吴应湘 许晶禹
    2015, 11(3):374-379. DOI: 10.11842/chips.2015.03.013
    [摘要](1388) [HTML](0) [PDF 3.01 M](1646) [Cited by](2)
    摘要:
    目前我国原油开采面临陆上油田采出液含水率高,以及海上平台空间局促、指标严苛等实际问题,因此对传统油气水分离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的新型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主要包括T 型管分离技术、柱型旋流管分离技术、以及导流片型分离技术等,不仅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还进一步推动了技术成果转化,在工业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符合我国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13  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杨一帆 王伟 敖敬宁 魏云捷 季梦晨 姜懋 徐大为 胡毅 乔晗 汪寿阳
    2015, 11(2):167-176. DOI: 10.11842/chips.2015.02.003
    [摘要](2985) [HTML](0) [PDF 2.46 M](4675) [Cited by](2)
    摘要:
    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产品、技术和资本的竞争,而是上升到商业模式的竞争。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对其商业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商业模式的概念进行回顾;然后分析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的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变化;接着从信息化、服务化和绿色化3 个角度对现代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剖析;最后,本文针对制造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14  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博弈分析
    张清辉 陈云伟
    2018, 14(5):393-400. DOI: 10.11842/chips.2018.05.010
    [摘要](1050) [HTML](0) [PDF 1.65 M](1014) [Cited by](2)
    摘要:
    通过把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的过程分为创新期、推广期、普及期3个阶段,采用博弈论和仿真模型对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不同阶段竞争企业和创新企业的决策结果,为企业的现实运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在不同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程度对企业产量、收益、价格的影响,得到竞争企业应该在何时进入市场才会得到一个相对乐观的收益,以及随着竞争企业的增加,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如何变化。
    15  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指标体系研究
    贾佳 许立勇 李方丽
    2018, 14(12):1159-1165. DOI: 10.11842/chips.2018.12.007
    [摘要](1112) [HTML](0) [PDF 1.62 M](856) [Cited by](2)
    摘要:
    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模式和有关政策经验,指出文化与科技在典型产业中上、中、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融合的方式,并以全国34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有关数据构建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指标体系,提出促进区域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16  自主创新从概念走向实践
    毛建军
    2006, 0(6).
    [摘要](163)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
    摘要: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
    胡毅 刘晖 乔晗 汪寿阳
    2014, 10(6):31-42. DOI: 10.11842/chips.2014.06.003
    [摘要](2257) [HTML](0) [PDF 2.62 M](1304) [Cited by](1)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依靠创新促进传统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创新驱动的视角,对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10 年来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结合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的4 个关键要素:市场需求、创新投入、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其中,市场需求是导向,创新投入是条件,创新效率是关键,创新质量是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3 点建议:第一,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尽早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第二,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方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的形成;第三,尊重市场选择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的区域集中分层发展。
    18  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201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概述
    王 毅 苏利阳
    2014, 10(2):11-19. DOI: 10.11842/chips.2014.02.001
    [摘要](1722) [HTML](0) [PDF 2.18 M](1450) [Cited by](1)
    摘要:
    《201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主题是“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本报告围绕解读和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难度。根据生态系统的完 整性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现状,本文试图构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框架、目标系统和路线图,进而重点探讨制度安排的重大任务,特别是立法保障、制度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和治理结构重组,为循序渐进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19  我国科技评价管理办法的内容分析与启示
    周建中 周长海
    2012, 8(3):87-94. DOI: 10.11842/chips.2012.03.012
    [摘要](1227) [HTML](0) [PDF 903.32 K](1191) [Cited by](1)
    摘要: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目前国家层面现有各种与科技评价相关的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的评价类型,包括项目评价、人才评价、机构评价等,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分别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期以及评价结果应用等维度出发,分析了现有各种评价管理办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各个评价管理办法中的评议方法与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相关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我国目前定量评价与评价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乔为国
    2012, 8(3):65-70. DOI: 10.11842/chips.2012.03.009
    [摘要](1648) [HTML](0) [PDF 359.32 K](1039) [Cited by](1)
    摘要:
    商业模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首先考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包括需要技术支撑及启动产业链等;其次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制约,如产业需求条件、技术积淀及支持性生产网络弱等;最后,提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