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010-82610632
    电子邮箱:chips1@casipm.ac.cn

优先出版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我国6大城市群高新区创新经济效率评价——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
    XU wei WU chunyang
    优先出版日期: 2019-12-27 DOI: 10.11842/chips.20190520001
    [摘要](198) [HTML](0) [PDF 0.00 Byte](398)
    摘要: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区域创新的重要节点和产业,近些年出现以城市群高新区为基本设立单元的趋势。本文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基于我国六大城市群14个省市高新区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从区域和城市群两个视角,对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6大城市群中高新区创新效率整体保持上升。从区域角度来看,创新效率增长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从城市群角度来看,城市群呈现内部创新效率不均衡。通过对区域及城市群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技术效率变化是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成为创新效率新的增长点。最后,依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王钺 何海静 陆薪宇
    优先出版日期: 2019-08-28 DOI: 10.11842/chips.XXXX.XX.001
    [摘要](909) [HTML](0) [PDF 0.00 Byte](579)
    摘要:
    城市群是优化城市化布局和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对推动城镇空间结构合理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将2016年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确定的42个区(县)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研究成渝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分布规律,运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系列结论。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属于典型的双核首位分布城市,成都、重庆作为城市群的两极,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大城市的聚集效应明显,两极的发展良好,城镇化率均远远超过四川省平均水平。四川其他城市发展较为落后,城市规模不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现代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四川省高校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蒲万丽
    优先出版日期: 2019-08-07 DOI: 10.11842/chips.20190708002
    [摘要](130) [HTML](734) [PDF 0.00 Byte](345)
    摘要: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建筑行业正朝着节能化、数字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由此诞生并成为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充分掌握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为绿色建筑在我国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本文总结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规范,充分梳理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绿色建筑产业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究,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未来绿色建筑产业蓬勃向上发展。
    基于CiteSpace的非遗科技创新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王娇 李志红
    优先出版日期: 2023-03-28 DOI: 10.11842/chips.20230203001
    [摘要](0) [HTML](0) [PDF 1.14 M](1)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科技创新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运用CiteSpace分析工具的可视化功能,以中国知网中CSSCI数据库收录的有关非遗科技创新的文献为样本,对年度发文量、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8-2021年非遗科技创新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研究热点集中在非遗、传承、创新和保护等方面;研究前沿主题聚焦互联网+、传播创新和活态传承等。
    商品金融化背景下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
    吾俊达 孙佳婧 李自然
    优先出版日期: 2023-03-21 DOI: 10.11842/chips.20230214001
    [摘要](2) [HTML](0) [PDF 2.41 M](9)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商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间收益率及波动性层面的溢出效应。首先,采用TVP-VAR模型构建溢出指数,全面展现了期货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间的静态和动态溢出特征。随后,对溢出指数进行分解,分析了溢出效应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整体溢出指数较高,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和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明显上升。溢出指数的上升主要源于期货市场与代表性金融市场间的双向溢出。本研究的边际贡献在于更深入地探讨了商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国期货市场与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描绘了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变化趋势,为理解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机制,协助政策制定者识别潜在的风险隐患,提高监管效能,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优化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决策。
    产学研融合和科技型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孙琬莹 刘云
    优先出版日期: 2023-03-10 DOI: 10.11842/chips.20211101001
    [摘要](8) [HTML](0) [PDF 945.22 K](15)
    摘要: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型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是我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重要战略。该研究基于产学研融合内涵及特征,从企业层面构建了产学研融合程度综合评价模型,以国有科技型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揭示了产学研融合广度和深度对国有科技型企业探索性创新的正向影响,以及分红激励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对进一步发展产学研融合理论,解决我国科技型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能力困境具有参考意义,也对当下的国企改革提供了政策指引。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政府科研机构使命定位 ——以地震领域为例
    优先出版日期: 2023-03-10 DOI: 10.11842/chips.20220620001
    [摘要](7)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科研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明确政府科研机构使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本文首次明晰政府科研机构的概念与特征,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科研机构提炼使命定位的“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利益诉求的归纳—使命定位的提炼—发展举措的谋划”概念模型。并以地震领域为例展开具体分析,明确了政府科研机构在服务政府、统筹科研、公共利益、公益研究、实验平台等方面的五项排他性使命定位。最后,提出地震领域政府科研机构应建立制度化全国地震科研战略框架,完善地震创新链布局,协同处理多灾种综合防控以及加强专业性实验平台建设等政策建议。
    直播电商从“看客”到“顾客”:主播特性对消费者观看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刘颖 付慧 吕本富
    优先出版日期: 2023-03-09 DOI: 10.11842/chips.20221113001
    [摘要](4) [HTML](0) [PDF 1.36 M](17)
    摘要:
    本文基于SOR模型和信息源特性理论,将电商主播特性概括为专业性、可信性、吸引力和议价能力,应用情境问卷调研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电商主播特性对消费者观看意愿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分析了感知购物价值以及感知风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主播的专业性、吸引力和议价能力对消费者感知购物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信性对感知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享乐价值感知对观看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实用价值感知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观看意愿则有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的观看意愿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提高消费者的观看意愿可以进一步增强其购买意愿。本文丰富了直播电商场景中消费者行为意愿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直播电商行业实践提出了参考建议。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中国专利态势分析
    金银雪 麻星艳 郑海岚 魏兴华 郭晨 庞弘燊 冯齐
    优先出版日期: 2023-02-24 DOI: 10.11842/chips.20220408001
    [摘要](9) [HTML](0) [PDF 2.62 M](44)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器械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医疗器械不断朝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也随之不断发展。本文采用趋势分析法、主题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行业的专利申请现状进行分析,以了解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情况及不足。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专利申请大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目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申请的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专利较多,其中广东省近5年来增长迅速;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专利主要侧重于医学图像获取处理分析、辅助诊断和深度学习算法;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是专利申请的主要机构,主要申请人中高校科研院所占多数,应加强与企业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以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
    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基于城乡差异视角
    优先出版日期: 2021-11-10 DOI: 10.11842/chips.20210205003
    [摘要](100) [HTML](0) [PDF 0.00 Byte](157)
    摘要: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居民健康作为两大国家战略重点提出,未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将是一个重要议题。因此分析老年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城乡作用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和Penchansky模型构建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满意度理论框架,运用CHARLS数据,分析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城乡之间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满意度整体高于城市老年人;对于农村老年人,年龄、交通经济成本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教育水平、自付比例、交通时间成本为负向影响,女性和公立医院就医的农村老年人满意度较高;对于城市老年人,受教育水平负向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基层就医的城市老年人满意度较高。从提高医疗满意度出发,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